科创板首次查处 IPO 造假。
11 月 18 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ST 紫晶(紫晶存储)因 IPO 造假分别被证监会罚款 8100 万元和 3068 万元。董事、监事及相关高管或被罚款、或被叠加市场禁入的处罚,部分人员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两家公司或被强制退市。
此番,证监会对泽达易盛适用 2019 年修订的《证券法》,被罚首发募资额的 20% 。紫晶存储因上市时间较早、适用 2005 年版《证券法》,最多罚首发募资额的 5%(本次它按照 3% 受罚)。
【资料图】
公开信息显示,泽达易盛及相关人员涉嫌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中,在IPO申报环节,所涉会计期间为2016年至2019年,泽达易盛就通过签订虚假合同、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各年度虚增利润占当年利润的比例分别高达104.72%、91.05%、103.24%、67.69%。同时,泽达易盛在其招股书中未按规定如实披露关联交易、股权代持等情况,涉嫌隐瞒重要事实。
2020年登陆科创板上市之后,泽达易盛在其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的年报中都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的情况。其中,2020年和2021年,公司虚增利润占当期报告记载的利润总额的88.97%、56.23%,2021年还虚增在建工程3632万元。
紫晶存储则更夸张,其创立于2010年4月,主营光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以及基于光存储技术的数据智能分层存储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摘牌,于2020年2月在科创板首发上市。
紫晶存储一度被称为“光存储第一股”。不过,在科创板仅上市半年,业绩就遭遇大变脸,连续两年业绩下降。2020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24.71%。2021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0万元到975万元,同比减少93.74%到90.6%。
根据证监会《处罚告知书》称,紫晶存储在其IPO报告期内的2017年至2019年间,紫晶存储接连利用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
综合计算,在三年时间里,紫晶存储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过2.1亿元。尤其是在2019年,紫晶存储正式提交IPO申请后,更是加大了财务造假的力度,这一年就有超过九成的利润为虚增。紫晶存储2022年三季报披露营业收入为1405.83万元,同比下降达91.7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9.91万元,同比下降2464.01%。前后对比,财务造假力度之大让人侧目。
科创板创立初衷是为了扶持国家的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企业上市发展进行融资,尤其是初创阶段的中小型科创公司,因此在上市标准设置上较为灵活。
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财务造假。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靠自律或者是机构监督,真的很难防范风险。
可以预料,创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会止于泽达易盛和紫晶存储。如何建立更好的市场监督机制——给予公众、投资者、媒体更大、更广泛的监督空间,及时发现财务造假公司,或许是注册制下不得不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