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聚焦名企

诺德基金:什么?你已经在市场拉锯战里“醉了”?|新视野

2023-05-19 浏览:

涨跌之中,也要看牢"刻度线"

经历市场的涨涨跌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已经有了资产配置的意识。不少伙伴在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后,便放手交给时间了,熟不知,他们的资产配置早已"不复当初"了!这时,一些伙伴们不禁有些疑惑:我又没有主动去改变我的资产配置,怎么就发生变化了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诺德基金小编要来给大伙举个例子。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做一次资产配置,组合里仅含有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两类产品,且各占50%的比例。然后,我们根据这个资产配置组合来回测过去5年里资产配置的变化情况,并以季度为时间节点进行观测。

如上图所示,在2018年4月-2020年5月这段震荡行情中,股票市场先跌后涨,股票基金的资产比例也随之先降后升,而债券基金资产比例则是先升后降。这意味着我们的资产配置其实是会随着市场的涨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2020年5月-2021年10月这段上涨行情中,股票基金的资产比例也逐步提升,直至100%。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相较于初始阶段5:5的股债资产投资配置比例,组合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偏移。这就意味着当组合内单资产累计的涨幅收益过高时,我们的资产配置就相对更容易出现偏移。

因此,在涨涨跌跌的投资日常里,我们要时刻关注自身资产配置的"刻度线",控制组合风险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以内。尤其是在市场呈现大涨行情时,组合内的某类单一资产获得较高涨幅后,很多小伙伴的内心就会欢呼雀跃,而此时就会相对更容易忽视当前资产配置的变化情况。实际上,股债资产投资配置组合的风险可能在当时就早已超出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以至于在未来的持有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市场"高波动性"所带来的压力与不安。

不涨不跌,其实也需要再平衡

如上文所说,我们的资产配置组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主要是由于组合内单一资产在某阶段行情中获得高额涨幅后所导致的。那么,就会有小伙伴问了:如果在某段行情里,组合内的某一类资产并没有获得高额涨幅,甚至不涨不跌,那我们还需要做资产配置再平衡吗?

不着急!让诺德基金小编带大伙来回测一下历史情况吧!截取普通股票型指数从2015年12月31日至2019年4月24日这段基本没有太多表现的行情(该时间段内累计普通股票型指数跌幅-1.0%),然后将采用每季再平衡的方式与不采用再平衡的形式来进行总收益率的综合对比。

从持有收益的角度来看,采用了季度再平衡的资产组合累计跌幅仅为-1.74%,远超未平衡的资产组合同期累计跌幅(-6.23%)。换句话说,资产配置再平衡大概率有助于组合收益的上升。这是因为在严格执行资产配置再平衡的操作中,伙伴们"不知不觉"的卖出了相对高位的资产,买入了相对低位的资产,从而进行了一部分的止盈,锁住了收益。

因此,诺德基金认为在涨涨跌跌的投资日常里,资产配置再平衡的有效发生,需要我们底层配置相关性较低的不同资产,毕竟通过合理的多元配置能在有效分散组合风险的同时,提供多种收益来源,进而提升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水平。

再平衡,是如何有效发生的

既然资产配置再平衡这么"神奇",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样操作又有什么理论依据呢?实际上,资产配置再平衡要能有效发生,还主要得需要这两个大前提:

第一,遵循市场"均值回归"的规律

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这便形象的告诉了我们,均值回归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

均值回归理论认为,资产的投资回报不会无限地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也不会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如果资产产生了高于长期平均值的回报,那么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它们大概率也会产生低于其长期平均值的回报,反之亦然。

资产配置再平衡的有效发生是遵循市场均值回归的铁律!在资产价格过热或者过冷时,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主动减仓或者低位建仓,这样便能有效避免一些小伙伴进入"热资产"的泡沫陷阱。

第二,选择相关性低的资产配置

市场涨跌不定,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的市场走向往往难以精准预测。但在一定周期内,大类资产出现同涨同跌的概率比较低。更多的时候,一些大类资产在上涨,而另一些资产可能正在下跌。

因此,资产配置再平衡的有效发生,需要我们底层配置相关性较低的不同资产,毕竟通过合理的多元配置能在有效分散组合风险的同时,提供多种收益来源,进而提升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水平。

再平衡,具体该怎么做?

正如在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掌门人大卫·斯文森所言,资产配置再平衡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能够让投资人"在收益相同的前提下降低风险,或在风险相同的时候提高收益"。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获得这份"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呢?这里,诺德基金小编就先来说两种常见的资产配置再平衡的形式:

一是时间周期再平衡。按照特定的时间周期(通常为半年或一年),把投资组合再平衡调整到最初设定的目标区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间周期的确定是十分关键的。因为,频率较高则会产生颇高的交易费用,而频率过低又会导致投资组合长时间偏离最初的目标,使得投资组合面临相对较大的投资风险。

二是目标权重再平衡。明确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处于合理的波动范围。当资产在组合内的权重偏离目标权重的百分比后,那么需要对其进行再平衡。简单举个例子,假设权益类资产正常的配置比例是70%,所承受的权益比例阈值设为±10%,那么,当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到达60%或80%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资产配置再平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行情下,伙伴们也需要相对更费心费力些,毕竟采用目标权重再平衡这个方法,也可能会让我们在这些特定行情下频繁调整投资组合,使得交易成本不断提升。

总结:用资产配置再平衡,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实,资产配置再平衡的精髓主要还是强化了投资的"纪律性",努力减少人为情绪的干扰,力争在时间的复利下获得更多的惊喜。投资至简,或许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