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原创
作者丨高宇哲
(资料图片)
编辑丨及轶嵘
历时五年,博纳影业终于迎来A股上市。
这并非博纳第一次上市。2010年,博纳曾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内地影视第一股”。但上市当天即“破发”,且股价一直处于低位,退市前市值最高仅为60亿元。
而当时国内正值影视投资的高潮期,2015年登陆A股的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其市值分别在900亿元和500亿元左右。相比之下,博纳着实落寞。
于是博纳启动私有化,转道A股。2017年博纳在深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在2019年受到律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的牵连,上市流程终止。两年之后,博纳再次递交招股书,终获通过。
博纳是国内第一家拿到电影发行牌照的民营企业,一度80%在内地公映的港片都由博纳发行。近几年,博纳出品的主旋律题材电影颇为成功,其中《长津湖》实现票房57.8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目前博纳已经成为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影集团公司,业务涵盖电影的投资、发行、院线管理及影院放映。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于冬合计持有博纳影业28.09%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博纳影业身后,还集结了众多投资机构与明星股东。投资机构包括阿里影业、腾讯、中信证券金石基金、红杉资本等;明星股东则有张涵予、黄晓明、章子怡、陈宝国、韩寒等。
于冬如何赚得第一桶金,又凭什么带领博纳冲击A股?
最年轻的科级干部下海创业
作为博纳影业的掌门人,1971年出生的于冬是中国第一批民营电影从业者。
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没毕业时于冬曾在北影厂发行科实习,毕业之后其被分配到北影厂工作。当时,国内民营电影行业的大幕刚刚拉开,华谊兄弟只是一家广告公司,光线传媒的创始人还在一家报社任职,而于冬跟着科长到处跑发行,为了多卖出几部影片,经常被叫去喝酒。
聪明肯干的于冬,自然业绩突出,也由此得到了当时北影厂厂长韩三平的提拔,工作仅三年便成为北影厂最年轻的副科长。
在于冬的规划里,或许很快可以坐上正科长的位子。但命运推了于冬一把。
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北影厂在内的国企合并,成立了中国电影集团。于冬被移交给中影,不仅没能升职,还只能做一些“边角料”的活儿。当时,冯小刚拍摄了《甲方乙方》、还有姜文的《鬼子来了》,除却少有的国产电影,大多还是“大片”引进。
同年于冬下海创业,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博纳影业。
他看中的第一部电影是由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说出你的秘密》。为了说服黄建新,于冬拿着身上仅有的30万作为定金,用120万买下这部电影,又通过一系列宣发,最终这部电影在全国卖出超1000万的票房,于冬也赚到了人生第一个50万。
于冬的第一桶金靠的是自身的闯劲与努力。接下来,于冬则赶上了政策的红利。
2001年,广电总局出台系列影视开放政策,其中一条是允许民营企业独立出品和发行电影。这一年,中国电影产量大幅提升,博纳也拿到了全国第一张民营电影企业的发行牌照。
内地电影进入发展期,港台电影开始进军内地市场。于冬抓住这个机会,全力运营香港导演文隽担任制作人的《我的兄弟姐妹》,这部200万的小成本电影,最终拿下高于成本十倍的票房。
博纳也由此在行业内打开了知名度,也开启了与香港电影圈的合作大门。此后,高达八成的香港电影,包括经典电影《无间道》《头文字D》等都通过博纳在内地发行。
创建十一年后,于冬带领博纳登陆纳斯达克,虽然退市收场,但博纳影业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
抓住主旋律市场
博纳投资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而于冬本人在创业路上也堪称爽文男主。
2018年之后,国内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但据招股书显示,博纳影业在2019年-2021年,总营收分别为31.16亿元、16.10亿元、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1.91亿元、3.63亿元。对比国内其他影视同行,华谊兄弟近四年巨亏约64亿元、光线传媒在2021年归母净亏损3亿元左右。
在整个行业的黯淡期,博纳做对了什么?最主要的一条是,于冬抓住了主旋律商业电影的契机。
目前国内电影的最高票房,就是博纳出品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据猫眼电影数据,其以57.72亿元票房,位居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的第一名。而今年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暂居年度国内电影票房第一,累计票房达40.66亿元。
其实早在2014年,博纳影业就推出了贺岁档电影《智取威虎山》,为博纳影业带来了8.84亿元的票房。
此后,博纳影业在商业化主旋律电影的路上高歌挺进。在国内影视剧行业的低迷时期,打造出像《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样的高票房高呼声的电影;2019年,博纳影业相继推出《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及《决胜时刻》,三部电影的累计票房近50亿元。
如今,博纳影业上市被视为国内影视行业“复兴”的信号。除博纳影业,曾推出《小别离》《三十而已》《猎罪图鉴》等热播剧的柠萌影视于8月10日登陆港交所;乐华娱乐8月份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此外还有耐看娱乐于7月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